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咸宁 > 科普知识
【学习标准化】一文读懂标准分类
来源:全国智标委             时间:2025-08-26

本文将从约束力方向和作用对象方向进行对标准的分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近代标准化从机器工业生产领域寻书扩展到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视频卫生和商贸经济等领域;标准化的内容也从产品标准化、制造工艺标准化、检测方法标准化发展到术语、符号等基础标准和企业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标准可以根据标准约束力和标准化的对象进行分类,可系统把握标准的内在逻辑与应用价值。

标准的分类依据都有什么?


标准一般按照标准化活动的范围划分成标准的层次类别、按照标准化领域划分标准的专业领域类别,按照标准化对象划分成标准的对象类别、按照编制标准的目的划分成标准的目的类别、按照标准内容的功能划分成标准的功能类型和按照标准内容适用的广度划分成标准的通用程度类型。以上为标准分类的六种方法,通常使用按约束力分类和标准的对象类别。

如何按标准约束力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我国只有强制性国家标准(GB),除强制性国家标准之外的其他标准都属于推荐性标准(XX/T)。

1.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

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产品的最低门槛,是一条红线,任何团体和企业都不能践踏这条红线,一旦违反或没能达到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则相应机构的生产和社会活动应立即停止或被取缔,所生产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具备法律属性。而推荐性标准仅作参考,是在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若是各方商定同意并纳入经济合同中,推荐性标准可作为相关方必须遵守的技术依据,具备法律效力)。

如何根据对象作用进行分类?


1.基础标准:具有广泛指导意义或作为通用语言的标准。为整个标准化活动或其他领域的标准制定提供基础、准则和通用性支撑。如:术语和分类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等等。

2.产品标准:具体的产品(包括材料、零部件、整机、系统)或服务。规定产品/服务的功能、性能、尺寸、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测试方法、包装、标志、交付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其适用性、互换性和质量。

3.方法标准:与产品、过程或服务相关的测试、检验、分析、测量、抽样、计算、统计等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为评价产品质量、过程性能或符合性提供统一、可靠的技术依据。常与产品标准、过程标准配套使用。

4.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涉及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维护基本安全。这类标准通常具有强制性。